各学院(社区):
根据今年五一节放假安排,学生放假时间为5月1日(周四)至5月5日(周一)。为确保假期期间广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确保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文明和谐的假期,现将相关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安排如下:
一、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各学院(社区)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放假前以主题班会等形式,围绕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意识形态、校规校纪、人身安全、网络传播以及用电、消防、交通、反诈、食品安全、防溺水等方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专题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针对假期留校学生,重点做好以下安全教育与提醒:
(一)用电安全
1.禁止在宿舍使用吹风机、热水器、卷发棒、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2.禁止在宿舍随意私接电线、乱挂彩灯。
3.严禁在宿舍内给电动车电瓶充电。
4.使用电器后,需拔掉插头,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电源。
5.电器故障,要及时报修。
(二)消防安全
1.严禁在宿舍内保存易燃易爆危险品。
2.严禁在宿舍吸烟、使用蜡烛等明火。
3.严禁在宿舍焚烧杂物。
4.如有校内实验任务,要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范从事实验,规范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使用方法,确保实验安全。
5.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宿管及老师汇报。
(三)坚持自律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出行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加强体育锻炼、合理作息时间、规律饮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
2.远离酗酒、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自觉维护个人及校园良好形象。
3.保持寝室整洁干净,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预防疾病。
4.认真遵守学校和公寓楼作息时间,避免夜间晚归和夜不归宿。
5.严格遵守学校宿舍管理规定,做到离开宿舍,随手关门,严禁留宿外人,避免安全隐患。
针对外出离校学生,重点做好以下安全教育与提醒:
(一)安全文明出游
1.未经学校有关部门同意,任何学生不得以任何名义牵头组织校内外学生外出集体活动和集会,不得参加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任何集会和活动,不得参加无资质机构和人员组织的外出旅游参访等活动。
2.在出行游玩和离返校途中要提前了解途经地、目的地的天气、交通情况,合理规划外出行程线路和时间,密切关注出行目的地安全形势和注意事项,不前往高风险地区;要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宾馆饭店、游乐场所和有营运资质的交通工具,坚决不到未经开发的景区旅游、探险。
3.遵守《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重安全、讲礼仪。爱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维护社会公德,尊重目的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遵守公共秩序,听从公共场合工作人员的疏导指引,包容交通拥堵和景区人流量增加引起的等待。践行“光盘行动”,尽量“绿色出行”。
(二)人身财产安全
1.离校学生需主动向辅导员老师和所在学院(社区)报备,及时告知个人去向和行程情况,遭遇溺水、火灾、传销、诈骗等各类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机智果断、求援呼救,及时向家长和学校汇报。
2.注意防范并科学应对反复变化的气温和大风降雨降温等极端天气,做好预防恶劣天气造成的溺水、触电、泥石流等意外事故的准备。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极端天气,或者山体滑坡等危险情况,要及时根据相关工作人员提示紧急避险。
3.避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妥善保管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增强防诈骗意识,保护好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家庭住址、手机号码、身份证件信息等重要个人信息,谨防网络诈骗,拒绝校园贷款,提防恶意推销、办卡等消费陷阱。
(三)交通安全
1.要选择搭乘私家车或安全可靠时段、路段的公共交通工具,不乘坐破旧、超载、无牌无证等非法营运车辆,防止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
2.骑电动车要规范佩戴头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避免在人流量高的道路上行驶,时刻注意行人,雨天等特殊天气骑车出行,不要打伞骑车。
3.步行过马路时谨慎小心,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不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拒绝低头玩手机,保持注意力集中,以便对突发事故及时做出反应。
(四)饮食安全
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光顾无证照的餐饮店、路边摊,不食用有风险或不熟悉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保持营养健康的良好饮食习惯。
(五)防溺水安全
在预防溺水方面,要做到“六不一会”。
“六不”: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水域游泳。
6.不盲目下水施救。
“一会”: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六)预防踩踏事故
1.在车站、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时刻留意周围人群动态,提前规划行进路线,尽量避开拥挤区域。
2.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时,不拥挤不推搡,按顺序排队前行,保持良好秩序。
3.若不幸遭遇拥挤人群,不要惊慌,保持冷静,顺着人流方向前行,切不可逆行,不要弯腰捡拾掉落的物品,以免增加踩踏风险。
(七)防范电信诈骗
同学们要对电信诈骗时刻保持警惕,切实提高辨别能力,假期期间电信诈骗可能较多,要注意以下方面:
1.核心概念:不贪小便宜,不在意外财,转账多想想,汇款多问问。
2.不给:不给个人信息、不给银行卡号、不给验证码。
3.不要:不要参与刷单返现、不要贪图高额退款、不要参加非法活动。
4.不信:不信公检法核实账户、不信名下有意外贷款、不信客服远程帮助。
温馨提醒:校内遇到诈骗等安全事件,请拨打校内24小时报警电话:7355110。
二、全面开展学生管理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各学院(社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结合日常十三种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针对假期期间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排查,并填写《XXX学院(社区)五一节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汇总表》(附件1),于4月29日(周二)下午17:00前发送电子版至邮箱:xscxgk@xcu.edu.cn,联系人:杨乐,2968887,15936324446。放假前各学院(社区)要组织辅导员(导师)、学生干部对学生寝室等进行走访排查,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三、精准落实离校学生去向,及时掌握离校学生动态
严格落实学生离校去向登记备案制度,建立“三级清单”管理制度,学工部(处)建立全校学生假期动向清单,二级学院(社区)建立学院(社区)学生假期动向清单,辅导员(导师)建立学生假期动向清单。各学院(社区)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强五一节期间学生离校去向登记备案管理,精准掌握学生去向信息,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
(一)学生处于今天(周一,4月28日)10:00通过辅导猫发布五一节学生离返校信息收集任务,并于今天晚上20:00截止任务。各学院(社区)于4月29日(周二)8:30前,在“学工办主任”群里在线填写《许昌学院2025年五一节学生离校情况统计表》(附件2)。
(二)各学院(社区)要通过辅导猫收集和家长核实,精准掌握学生去向,包括离校时间、目的地、事由、交通方式、返校时间、家长是否知晓等,要求离校学生抵达目的地后,通过辅导猫、微信、QQ发送定位拍照等方式向辅导员(导师)老师报告,一人一档建立台账,逐一落实离校学生行程,对无法落实去向的学生要及时联系家长核实,确保每一名学生安全抵达目的地。各学院(社区)离校学生信息台账(附件3)须于4月29日(周二)下午17:00前发送电子版至邮箱:xscxgk@xcu.edu.cn,联系人:杨乐,2968887,15936324446。
(三)辅导员(导师)在假期期间,要每天通过辅导猫定位打卡、实时共享位置等方式,动态掌握离校学生行程轨迹,建立定时联络机制,做好安全风险提示与防护指导。对与请假报备目的地不相符和位于敏感地区的学生,辅导员要逐一联系排查,并告知学生家长,如遇突发状况及时上报学院、学校,坚决杜绝违规聚集行为和危及安全活动。
四、强化留校学生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各学院(社区)要充分运用纵横网格体系,发挥学生安全信息员队伍作用,强化留校学生教育管理:
各学院(社区)要按照《许昌学院(社区)节假日留校学生管理暂行规定》(院政学〔2017〕35号)(附件4)文件要求,全面加强留校学生管理,各学院(社区)要制定留校学生外出(离许、外宿等)报备制度,动态掌握留校学生动态,落实查寝制度。教育留校学生要严格遵守留校学生管理规定,严禁在校内外饮酒滋事,外出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晚上要按时返校就寝,严禁夜不归宿或擅自离许,确有需要者需向辅导员履行请假手续并按时返校。
(二)各学院(社区)要充分发挥安全信息员队伍的宣传员、排查员、督导员、调解员和服务员积极作用:一是及时发现、化解并上报留校学生中的矛盾问题,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态,避免校园欺凌和冲突事件的发生;二是及时发现、了解并上报无故夜不归宿和擅自离校离许情况,避免留校学生在假期期间失管失控失联情况发生。
(三)各学院(社区)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至个人学习、锻炼身体、素质拓展等校内活动上。
五、做好假期结束后的学生返校工作
各学院(社区)要督促学生按时返校,于5月5日(周一)晚,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晚点名工作,并于5月6日(周二)12:00前,在“学工办主任”群里在线填写《许昌学院2025年五一节学生返校情况统计表》(附件5,届时发布)。对未按时返校学生做好分类统计,逐个落实未返校真实原因,无法取得联系的学生要及时联系其家长落实学生情况,加强动态跟踪,直至督促学生返校为止。
六、坚决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一)提高站位,精准落实工作。各学院(社区)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统筹落实好各项教育管理措施,要推动思政工作力量下沉,积极发挥辅导员(导师)、社区人员、基层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骨干作用,提升发现、报告、管理、引导能力。要全方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提醒,禁止班级、学生社团、个人擅自组织或配合旅游团体组织学生外出旅游,不得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实训,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二)精准摸排,按时上报数据。各学院(社区)要明确安全稳定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责任人,层层落实,细化责任,加强家校社协同,全面摸清各类学生底数,妥善安排、时刻关注、随时掌握各类学生状况,并按时准确上报相关数据,同时注意工作方式方法,避免相关负面舆情发生。五一节放假期间,实行学生管理日报告制度,各学院(社区)学生工作负责人在副书记工作群以接龙方式每日上报假期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
(三)家校沟通,形成管理合力。五一假期的离校安排、时间节点、安全提醒等工作,辅导员(导师)要第一时间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告知学生家长,确保家长清楚学校假期管理政策。对于离校学生,辅导员(导师)要第一时间联系家长核实学生安全,跟进学生假期动态。
(四)坚守岗位,做好应急处置。各学院(社区)要做好假期安全防范工作预案,认真执行值班值守制度,备齐假期应急处置力量。学管队伍要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制度,严禁迟报、漏报、瞒报。要及时解决学生困难,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确保遇有紧急和重要情况时,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并及时按要求上报。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