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社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我校心理育人工作成效,营造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校园心理健康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心理动力和意志品质,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我校第四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育心赋能 乐享青春
二、活动时间
2025年3月25日—5月25日
三、活动宗旨
为进一步推进心理育人工作特色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将联合各二级学院(社区)围绕“五育润心”打造“一院一品”心理育人品牌。通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活动,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搭建起培育良好心理品质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毕业季、求职季、考试周等重要节点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逆境与挫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四、活动内容
(一)以德育心
1.2024-2025学年“优秀心理专干”“优秀心理委员”“优秀朋辈咨询员”评选工作
通过个人申报、综合评审等环节,选拔在心理教育、危机干预、朋辈帮扶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全员育心氛围。
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心语微光”21天情绪关怀打卡活动
通过连续21天的情绪记录、正念训练与感恩练习,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养积极情绪管理习惯,助力学生构建稳定的心理支持系统。
承办单位:博雅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
(二)以智慧心
3.“识理知心,健康同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内容涵盖心理常识、危机识别、压力应对等主题,以赛促学、以学促行,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营造科学识“心”的校园文化。
承办单位:教育学院
4.“携手‘心’力量”心理委员技能培训
聚焦心理委员实务能力提升,通过专题讲座、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等形式,系统培训心理问题识别、朋辈辅导技巧及资源转介流程,强化班级心理委员队伍的专业性与责任感,夯实基层心理健康工作网络。
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三)以体强心
5.“光合行动,心灵续航”趣味越野挑战赛
将心理健康知识、体能锻炼、自然探索相结合,组织学生在校园开展定向越野活动。通过团队协作、闯关答题、心理挑战等环节,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升活动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深化“体健心强”理念。
承办单位: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四)以美润心
6.“阳光心灵”第十九届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大赛
以心理剧为表现载体,鼓励学生围绕成长困惑、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主题创作并演绎心理情景剧。通过剧目展演传递积极心理能量,推动情感共鸣与集体疗愈。
承办单位:音乐舞蹈学院
7.“艺心守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IP形象设计活动
面向全校征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属IP形象设计方案,要求作品兼具艺术性与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最终成果将用于心理科普宣传,增强心理健康服务的亲和力与辨识度。
承办单位:美术与设计学院
8.“AI心所向,愈见春光”心理健康主题AI创作大赛
学生围绕“心理健康”主题,借助“豆包”AI绘画工具创作心理健康主题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新颖助力。
承办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五)以劳健心
9.“耕心培源,植愈心灵”种植体验活动
通过参与农耕种植实践,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生命成长的力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引导学生领悟劳动育心、自然疗愈的价值。
承办单位: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六)心理文化节系列团辅活动
10.“心向暖阳,青春绽放”沉浸式心理健康课
依托校园樱花景观,融合投射技术、叙事疗法、团体互动等技术,打造户外沉浸式心理健康课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心灵的联结,提升自我认同感和心理韧性。
承办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许昌学院)、党委学工部、团委
11.“OH!心灵盲盒”团体辅导
运用OH卡潜意识探索工具,开展主题团辅活动。通过抽取卡牌、自由联想与分享,营造安全开放的团体氛围,帮助学生觉察内心需求,激发自我成长动力。
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12.“音舞润心,乐享青春”艺术疗愈团体辅导
通过艺术疗愈,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共同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帮助同学们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寄托,释放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承办单位:音乐舞蹈学院
(七)春季学期学生心理普查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通过标准化心理量表筛查与数据分析,动态掌握学生心理状态,为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五、奖项设置
本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活动将根据各学院(社区)学生参与情况设置若干单项奖、综合奖和优秀组织奖,并将获奖情况纳入年度学生工作考核。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务求实效。各学院(社区)要紧紧围绕活动方案周密安排部署本院相关工作,扎实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力求活动贴近学生实际,突出特色,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2.拓宽渠道,创新载体。各学院(社区)要根据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积极倡导健康心理生活方式,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营造积极、健康、高雅、幸福的校园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3.凝练提升,总结推广。各学院(社区)充分发挥网络宣传阵地的作用,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个人特长创作积极向上的微视频、音频、图解、微动漫等新媒体产品宣传心理健康文化节相关活动,营造共同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在活动结束后,各学院(社区)要认真形成书面总结及文字、图片资料的汇总,并将纸质版(加盖学院党委公章)于5月25日前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电子版发送至邮箱xlzxzx@xcu.edu.cn。
各项活动举办时间及方案请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微信公众号“许院心理”及各承办单位微信公众号。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孙静如,联系电话:2968859
学生工作部(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