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
为继续推进立德树人系统工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思想品位、学术品位、艺术品位、创新品位,根据2010年省学生工作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由学生工作处(部)、党委宣传统战部、教务处和校团委联合在全校开展上半年以基础文明建设和下半年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的“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请各院(部)按照“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1、许昌学院“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方案
2、许昌学院“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
许昌学院
2010年3月30日
附件一:
许昌学院“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培育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集体,精心打造良好育人环境。
二、活动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基础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为抓手,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创新实践形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逐渐形成文化积淀,形成班级文化与个性发展、社会实践、时代发展相结合的态势,进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参加对象:全校各班级
四、活动时间:4月至12月
五、活动内容及目标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班级风气、学习风气、人及环境和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建设。通过建设健康、幽默、富有特色的教室、宿舍、活动场所等环境,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各院(部)要开展班级、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加强班级和宿舍的环境、卫生、秩序、文化管理。同时,开展各类评比活动,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班级、凝聚班级人心的根本保证。要依据学生特点和班级人员构成的状况,建立完善班风建设制度、文明建设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团学活动制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制度等班级制度,努力进行班级管理制度创新。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班级基础文明建设方面。基础文明对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学生的校园公德和文明礼仪等精神文明因素,其内容涉及大学生的语言、行为、衣着、环境、秩序等,要求大学生做到语言文明,讲究礼貌,举止从容,文雅端庄,衣着整洁得体,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讲究秩序、遵纪守法等等。班级基础文明建设的重点如下:
(1)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
(2)扎实推进校规校纪教育,努力形成人人讲规则、个个守纪律的制度环境;
(3)全面启动环保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播绿人”,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4)认真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5)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切实加强以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就业安全和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努力建设稳定有序的安全环境。
2、班级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氛围、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等内容。它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班级学风建设的重点如下:
(1)经常性的学风教育。
(2)加强课堂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课堂教学制度。
(3)加强考风建设,严肃考试纪律,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
(4)加强学生创新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开展科研立项、科技创新、作品发表、学术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学技术竞赛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5)强化考研抓手,推进学科竞赛。充分发挥考研在学风建设中的引擎作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考研、参加兴趣小组、出国深造以及参加公务员考试等。
3、班级特色活动建设。班级特色活动要求各班级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从观念意识、行为活动、学习习惯、能力培养、才艺特长等方面确定一个特色主题,通过独特的管理和活动方式,形成班级特色。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院(部)要充分认识“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进一步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确保活动顺利、有序开展;在班级文化创建过程中,各院(部)要避免只重“硬件”(物质文化)建设,而轻视“软件”(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把重点放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狠抓落实,反对各种形式的虚无主义、形式主义。各院(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成立“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工作小组,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实施方案于4月9日前上报学生工作部(处)。
2、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各院(部)要结合时代特点、专业特点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班风、学风、学术活动、科技发明、文体活动以及班级特色活动为主要内容,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班级文化活动,在传统中挖掘新意,变零散为整体、呆板为灵动、无声为有声,融个性扬共性,提品位创特色,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及熏陶功能。要通过开展不同风格的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成员之间对班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团结向上、互帮互学、生动活泼、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良好校园班级文化氛围,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3、加强考核,表彰先进。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各院(部)“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的开展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各院(部)要注意活动素材的搜集,待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写出书面材料报学生工作部,学校将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表彰,并纳入本年度学生工作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此外,在各院(部)推荐的基础上,学校将组织评选2010年度“十大文明标兵”、“十大学习标兵”、百名“文明学生”以及“班级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并予以表彰。
附件二:
许昌学院“班级文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汪庆华 马 超
成 员:潘春彩 陈 彪 高新战 张鹏辉 常桂荣 陈 涛
唐红亮 王 林 尤建设 殷志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处)。
办公室主任:陈 彪(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