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适应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能力,提高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学校研究决定2013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年”,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年”,旨在通过支持部分优秀学生开展科研、实验发明等创新创业活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和科学研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要内容
学校支持学生立足专业或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课题研究(调研)。重点支持大学生围绕专业开展创新性和应用性研究,或参与教师科研以及实验室为依托的项目。支持形式采用项目申报的方式实施,周期为1~3年(以毕业为限)。
三、申报对象
参与学生原则上为非毕业年级在校学生。鼓励跨院部、跨学科、跨专业组队。每位学生作为主持人每年只能申请1个项目。
四、工作要求
1.学校计划资助一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性实验或科研项目。经过专家评审列入创新创业活动的本科学生个人或团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研究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
2.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织申报、评审;对各个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管理,监督各基地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应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向院部或基地申请项目,并接受院部或基地的管理。
3.各院部要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进一步完善已有创新创业基地的运行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提供实在的支撑条件(如图书资料、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
4.各院部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组织申报项目的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
5.各院部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项目,对参与项目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奖励。在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如存在弄虚作假或无法实施现象,要及时终止其项目运行。
6.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管理、教师聘任、成果转化、资助表彰等具体工作,学校将逐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构建科学高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当前,各院部要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按照“项目化运作、团队化培育、基地化建设、整体化推进”的工作思路,在院部层面就系统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开展前期相关工作。
学生工作部(处)
2013年3月18日